□周晔 大学理应成为繁荣国际文化的“高地”。然而,近日遇到两件小事,可窥到这一“高地”不无短板:一是美国普度大学的导师写来邮件,指出笔者所在大学的英文版主页查询信息十分不便;二是校园偶遇两位初学中文的土耳其留学生,由于校园地图没有英文版,找不到北。较之海外大学的国际文化氛围和建设经验,笔者觉得:上海要在文化大繁荣、大发展中彰显国际化特色,本地大学应成为这项工作的示范。 一是空间融合。限于有关管理法规,中国大学还无法像美国大学那样做到中外学生混合住宿。大学寝室是国际青年人敞开交流、相互理解最活跃的“细胞”,共同生活空间的融合,将大大带动文体、社团活动中的中外文化接触,而“害怕出事”的政策逻辑大大制约了国际学生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,笔者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进行试点改革,逐步放开这一管制。 二是战略布局。普度大学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,使其具备跨文化沟通与协作能力作为育人目标之一,推出一系列留学鼓励政策,注重留学生来源国的均衡,确保多样性;其次,大力建设黑人文化和印第安文化两个 “文化实体”;再次,投入专项经费设立大批外国客座讲席,国际学者带来的不仅是课程、项目还有文化、观念和视野;设专门机构推行校园文化 “多元融合”,外国师生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方面也有专门的渠道和程序。 三是丰富载体。普度大学对其博物馆、文艺演出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,月月演、季季展更成为普度国际声誉的名片。这些演出舞美倒不见得华丽,但内容重在介绍各国的历史与文化,留学生、外籍教师是其中的重要力量。正如农历春节华人学生会举办年货市场,我在普度时,参加过泰国、南非、印度、日本等国节日的文艺晚会或文化展览。 四是服务保障。普度大学在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开设了世界文明与宗教模块,共计十余门课程,还开设跨文化对话、跨种族沟通等选修课;在普度海外学院或姐妹学校修读学分或各种形式的他国学习、实习经历,已纳入全部学生的培养计划中。普度积极承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活动和比赛。在生活服务的细节上,考虑到不同文化和信仰的学生饮食习惯不同,食堂的每一菜式都标明食品成分……尊重多元、崇尚和谐蔚然成风。 世界一流大学是城市的耀眼名片。大学若能借鉴海外好的经验,在推动国际文化传播、交流和发展上起到引领、辐射作用,是实现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,履行大学使命的必然要求,并将大大助推上海彰显“国际文化交融共进”这一都市文化特色。 (作者系高校管理人员)
其他推荐:
2024/8/8 11:42:14
2024/6/16 11:51:01
2024/6/10 21:44:13
小程序使用